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
8月13日
陕西化工集团召开高效协同推进会
3家单位凝聚共识、深化交流
作高效协同工作经验分享
上半年,他们稳扎稳打、善作善成
取得了显著成效
实现了既定目标
聚焦高效协同 强化价值创造
打造特色鲜明的循环经济生态圈
神木煤化工公司
今年以来,在陕煤集团、化工集团的坚强领导下,神木煤化工公司全力践行“协同增效年”战略部署,全面构建高效协同机制,着力发挥1+1>2、1+1+1>3的放大效应,以全方位的协同联动,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。1-7月生产主要化工产品326.22万吨,完成年计划的57.64%;实现营业收入82.67亿元,同比增收5.69 亿元;同比减亏2.92亿元,3-7月公司实现持续盈利,协同发展取得良好成效。
一是推进产业链上下协同,打造共赢生态。
探索煤化工与氯碱行业高效协同发展新路径,与安徽华塑股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并联合中铁西安局、陕煤铁路物流集团签约开通“陕煤兰炭”直通华东客户专列,1-7月累计发运兰炭11.31万吨、电石7610吨,年降低物流成本2100万元,同步提升兰炭经济效益500万元。与山东鲁泰物资公司签订20万吨煤炭产品销售合同。围绕煤化工与钢铁产业一体化发展,拓展与陕钢韩城公司内部协作,发运炭品83.62万吨。围绕打造绿色物流链,携手陕西交控、陕汽控股顺利完成首批80辆天然气重卡交付运营。
二是深化集团内部协同,加速供需对接。
坚持优先采购集团内部产品和服务,全力支持各兄弟单位实现高质量发展。1-7月,在原煤、电力、物资采购领域,通过运销集团采购陕煤股份煤炭253.95万吨;通过长安电力购买直供电5.62亿度;通过物资集团集中采购各类物资2315万元。在高质量项目建设领域,与新型能源合作推动导热油余热回收发电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落地。与建材科技合作的神木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已全面建成,正在试生产。与胜帮科技“双介循环热解”试验项目已初步达成合作意向。在融资领域,与陕煤投资公司开展租赁及保理业务,取得授信额度10亿元;取得陕煤财务公司年授信额度超30亿元。
用好用活集团内部市场,主动与陕煤股份等10多家兄弟单位进行交流对接,积极推广工程技术服务分公司生产服务,目前已与北元化工、榆林恒神新材料公司初步达成工程服务合作意向。同时助力北元化工供应链持续稳定,1-7月向北元化工供应电石40万吨、液氨346.24吨。与渭化集团合作定制化研发乙二醇催化剂,目前已完成小试。下一步,希望与电力集团达成变压器油的推广使用合作。
三是增强市场化合作协同,凝聚发展合力。
坚持以市场为导向,开展定制化生产,富油公司通过定制化销售石油醚165吨,精准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。与5家头部变压器企业达成合作意向,拓展FI45X变压器油市场空间。积极践行产品销售“双循环”思路,拓展国际化市场,携30款产品参展第137届广交会,15款产品亮相第九届丝博会。向印尼、韩国出口兰炭12.41万吨,出口金额1.11亿元。整合内部资源成立工程技术服务分公司,检修保运质量显著提升,1-7月检修费用同比降低331万元,外委转自修创效311万元,富油公司一期装置、能源公司、电化公司检修任务均较计划提前完成。聚焦挖掘内部协作潜能,充分发挥所属各单位产品协作优势,提升“内循环”质效。1-7月,分别完成兰炭、石灰、煤焦油内部协作量15.24万吨、2.58万吨、4.75万吨。
四是加快产业化创新协同,推动转型升级。
整合特燃院、富油公司、天元公司、东鑫垣公司研发力量,搭建跨单位研发共享平台,在改善产品结构、提升产品附加值、延伸产业链等方面协同发力,积极服务企业转型升级。特燃院与富油公司协同研发煤焦油加氢贵金属催化剂,目前已定型催化剂配方,取得了良好协同成效。联合所属企业6个成员工作室,组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,1家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“陕煤集团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牵头工作室”,1-7月已完成6项关键技术攻关,44项科技创新成果在陕西省“三新三小”竞赛中获奖,取得历史最好成绩。
五是强化全过程管理协同,实现效能提升。
聚焦部门之间、部门与企业之间、企业之间协同效能提升,推进全过程、全环节的价值创造与耦合增值。今年以来完成本部42项制度修订,进一步明确权责边界,提高业务协同效率。每月组织所属各单位进行生产经营对标分析,打破信息壁垒,推动跨企业协同解决生产经营难题,提升整体运营效率。通过财务、纪检、审计、法律合规等监督主体的高效协同,自主开展专项审计,增强经营管理的规范性,形成提升合规管理水平的协同合力。做深企地协同,精准对接政策,申报“两新”项目5项,申报金额1.07亿元;申请各类政策性奖补资金、税收减免2963.58万元。
以协同提效能 以创新促发展
打造高效协同新标杆
陕焦公司
2025年,陕焦公司紧跟陕煤集团战略导向,深化落实“协同增效年”部署,创新协同方式、丰富协同内容、提升协同质效,在高效协同工作中积极展现新作为、再树新典范,以内部市场的协同确定性,应对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,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效协同发展之路。
一、战略引领,构建协同发展框架
近年来,陕煤集团围绕内部资源要素整合优化,出台系列协作政策,推动上下游高效联动,以资源共享、技术协同、管理协同,提升集团整体竞争力。陕焦公司迅速响应这一战略指引,将内部协作提升至战略高度,积极走访沟通运销集团、物资集团、建设集团、陕钢集团等兄弟单位,开启高效协同发展新征程。
2024年10月,陕焦公司与陕钢集团按照“优势互补、立体合作、协同发展、合作互利”原则,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依托高效协同优势,通过资源整合与业务联动,构建深度协作新格局。同时,基于集团战略导向,与运销集团、物资集团等兄弟单位,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实现资源共享、风险共担,为高效协同发展筑牢根基。
二、模式创新,激发协同发展活力
(一)精准化协作,开展定制服务。在产品供应上,陕焦公司创新实施“一对一”精准保供模式,焦炭产品由富平分公司保供陕钢集团龙钢公司,浩海煤化保供陕钢集团汉钢公司,并进行精细化任务分解与过程管控。同时,打造“区域直供+质量定制”服务模式,根据陕钢集团对产品质量的特殊要求定制生产,满足多样化需求。通过搭建长效沟通机制、量价双调市场监测体系,以及焦炭质量实时反馈系统,强化质量管控与运输保障能力,显著提升高效协同质效。
(二)数字化协作,优化采购流程。在物资采购领域,陕焦公司严格遵循“能采尽采”原则,全力推进与陕煤物资集团黄陵分公司的深度合作。自2024年9月起,陕焦公司物资采购全部交由物资集团采购,依托物资采购平台,实现需求发布、供应商审核、加密报价全流程数字化运作,有效缩短采购周期,实现了物资集中采购的规范、高效运行,推动公司物资采购向数字化、集约化、高效化方向转型,进一步丰富高效协同内涵。
(三)市场化协作,激活工程协作效能。在工程项目合作中,陕焦公司严格遵循市场化原则,自2024年10月起,工程项目在合规的基础上,优先由建设集团承接。通过公开竞标、内部优先参与竞价等方式,保证项目合作的公平公正,充分激发了内部协作的更大活力。通过竞争机制,带动合作单位提升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,为公司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,实现降本增效,深化高效协同发展。建设集团以优惠价格承接的4.3米焦炉拆除项目,已通过省级验收,铜箔项目一期一阶段工程已经开工建设。
三、提高协作质效,彰显协同发展成效
陕焦公司通过深化战略合作、创新协作模式,在协作质和量上实现显著提升。一是持续强化产品供应。2024年向陕钢发运焦炭72.29万吨,实现质量合格率、合同履约率“双百分百”,助力陕钢集团汉钢公司高炉负荷与铁水产量创新高。2025年,焦炭内部协作计划从100万吨提升至140万吨,截至7月底,已发运69.82万吨,同比增长50.57万吨,增幅近4倍;6月份起,液氨足量供应陕化集团,累计发运3620吨,拓展业务领域,强化高效协同成果。二是原料采购增量降本。2024年,依托运销集团“量身定制”保供模式,以及黄陵矿业内部优惠政策,全年采购原料煤160.81万吨,大幅降低原料成本,其中8-12月富平分公司原料煤享受优惠6577万元,吨焦精煤成本降低277元。2025年,计划所有煤种全部交给运销集团采购,富平分公司已实现全委托,运销集团正在调研浩海煤化原料煤采购相关情况;同时探讨通过运销集团与外部企业的原料煤固定长协模式,从源头保障原煤质量稳定,提升焦炭质量稳定性。1-7月实际采购原料煤70.92万吨,同比增加34.40万吨,增幅94.19%。三是物资集采金额持续增长。就物资供应、物资管理和物资超市建设,与物资集团建立先进的运营模式和成熟的节能降本方式,计划将物资采购职能整体委托给物资集团黄陵分公司,建立更加公开、透明、高效的工作机制。2024年集中采购金额1.02亿元;2025年截至7月底,已完成集采8343.96万元,同比增加3428.18万元,增幅41.09%。富平分公司建设实体物资超市,预计8月底投运,依托物资集团的线上集采平台,有效推动公司物资管理的数字化、标准化、规范化发展。四是工程项目成本压降。通过市场化协作模式,实现成本节约与工期优化,铜川矿业承接的2024年铁路专用线维护及机车维修项目,费用同比下降10万元;建设集团中标铜箔项目桩基工程,中标金额3699万元,节约200万元并有效缩短工期。同时,与陕煤研究院、胜邦科技在项目论证及技术服务方面积极开展合作,与新型能源就新能源车辆物流开展合作,与实业集团就浩海煤化超市、餐饮生活服务开展合作,全面凝聚高效协同合力。
深化协同赋能 共创发展新局域
陕化公司
2025年陕化公司在陕煤集团“协同增效年”的部署下,以贯彻落实“四种经营理念”为引擎,牢固树立“一盘棋”思想,把高效协同作为破解发展难题、激活内生动力的关键抓手,在产业链协同、供应链联动、内外合作等方面探索前行,充分印证了“1+1>2”的协同效应,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。
一是生产协同提效显著,筑牢稳增长基石。通过产销联动、装置协同,实现主要产品产量稳中有升。截至目前,累计向陕煤集团内部六大电厂、陕北矿区供应尿素19588.62吨,金额4300.82万元,为兄弟单位生产运行提供了稳定保障。在生产端,深化与蒲洁能化等单位的技术协同,邀请专家现场指导调度管理、气化炉运行优化,推动水煤浆浓度提升至历史新高,气化炉连续稳定运行周期突破公司运行记录,为产能释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二是供应链协同降本增效,激活管理潜能。以“赚钱思维”抓采购,充分发挥陕煤集团集采平台优势,累计完成物资采购订单128份,共计金额1932.58万元。在内部资源利用上,深化与北元化工的液碱采购协同,累计采购2500吨,既保障了生产需求,又降低了物流成本。同时,通过与集团物资调剂中心合作,累计处置废旧物资436万元,实现了“变废为宝”。
三是内外联动协同发力,拓展发展空间。坚持“走出去”与“引进来”相结合,深化与技术研究院的科技协同,联合攻关MDI实验技术瓶颈,助力集团可降解塑料研发进程;与建设集团、联合能源等单位签订工程合作协议,在管廊加固、装置修缮等项目中实现资源互补。此外,通过承办集团“惠学砺心”培训大讲堂、班组建设大赛等活动,与兄弟单位交流管理经验,推动协同理念深入人心。